五行在空间医学中的阐述

空间医学理论学习

五行在空间医学中的阐述

五行在空间医学中的阐述

来源:空间医学   发布时间:2020/10/2   阅读:447次


      五行学说和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同样,都是传统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中医的五行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将人体划分为五个系统,人体的内在脏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五行不仅能够阐明五脏的功能特性、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还能够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关于五行学说的研究,哲学界和中医界都在不断地进行探讨。研究“五行”,也要考虑五行学说的诞生背景,回复到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去,并用现代的语言加以解释。五行学说不是唯象的,而是科学,能够用现代的语言、现代的形象进行解释。


      传统中医的五行学说是人体五脏能量运动的代名词。由于五脏的形状、位置、生理功能不同,以及不同细胞辐射不同的精微能量,精微能量在空间经过一系列的撞击、交融、混化和异化的过程,完成能量的生生化化,即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脏的能量运行具有整体性、链锁性。五行是人体内部能量盈缺调动的工具,五行是一切能量转化的出口,五行运动是所谓的病气转为正气的方法。五行是熵与负熵转化的基础,五行运动体现出现代所说的熵与负熵运动的连贯性。五行是人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基础。


       以五行的相生关系为例,对五种能量的运动进行具体考察:

       ①首先,肾区细胞群辐射的能量向上运行,被脾胃区细胞群所辐射能量的压力阻止,而向两侧移动。肾区细胞群辐射的能量与脾胃区细胞群辐射的能量在空间相遇进行交合,能量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变化为既不同于肾区细胞群原本辐射的能量,也不同于脾区细胞群原本辐射的能量,这种新的能量向两侧移动,在运动过程中能量进一步发生变化,改变了原有的压力和强度,具有了更大的推动力,空间医学称之为第三种新的物质(物质的反物质)推动肝区细胞群的运动,即传统医学的“水”生“木”。传统医学认为,生者为母,克者为父。“水”生“木”的过程中,“水”为母,“木”为子,而“土”为父,如果肾区细胞群辐射的能量没有遇到脾区细胞群辐射的能量阻挡,就不可能推动肝区细胞群的运动。正是在“土”的克制下,能量发生了异化,产生了更大的撞击力,才能够生成“木”。


       ②肝区细胞群辐射的能量向上移动,受到肺区细胞群辐射的能量的影响,被迫沿膈下空间向左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肝区细胞群辐射的能量与肺区细胞群辐射的能量进行异化,能量性质发生变化,浓度、压力也大大增强,空间医学称之为第三种新的物质(物质的反物质)新能量从膈下空间运行至心区下方,对心区产生推动的作用,所以有“木”能生“火”的说法,在这一运动过程中,“木”受到“金”的克制。所以,肝区细胞所辐射的能量物质达到与心区细胞所辐射的能量交合的时候,肝区细胞的能量物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③心区细胞群辐射的能量,向下运行,受到肾区细胞群辐射能量压力的影响,即“水”克“火”,受到克制的肾区能量的克制,其浓度和压力发生变化,性质发生变化,空间医学称之为第三种新的物质(物质的反物质),对脾区形成推动,所以,“火”能生“土”。


       ④脾区细胞群辐射的能量受到肝区细胞群辐射的能量的克制,即“木”克“土”,产生新的能量,空间医学称之为第三种新的物质(物质的反物质),此能量越膈而上,推动肺区细胞群运动,加大肺区细胞群运动的动力。所以,“土”能生“金”。


      ⑤肺区细胞群辐射的能量受到心区细胞群辐射的能量影响,产生新的能量,空间医学称之为第三种新的物质(物质的反物质),越肩向后运行,进入外焦空间;能量撞击肾区细胞群,改善肾区细胞群能量的环境,即肺“金”能生肾“水”。在这一过程中,“金”受到“火”的克制。


       能量在人体五脏之间周而复始地运动,相互刺激推动,周流不息,这就是五行的运行。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关系,是违背正常规律的运行,对人体是不利的,是引起疾病的原因。只有五行运行正常,人体才能正常。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了人体的生生化化,自然界有生化,人体也有生化,人和自然是一致的。我们研究自然,要认识自然的生化,我们研究人体,要认清人体的生化。阴阳五行奥妙无穷,阴阳五行变化无穷,只有掌握五行,我们才能掌握自然的规律,才能掌握人体的规律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郭彦岭

手机:13503115557

电话:0311-88789597

邮箱:guozhichen2013@163.com

地址: 河北省正定县旺泉街2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